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,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。5月8日、9日,實驗小學開展了數學教學同課異構活動。由三年級組的董文娟、丁林兩位老師為全校數學老師呈現了《長方形、正方形的面積計算》一課。
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層次清晰,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,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動手操作活動,深刻理解圖形面積的本質內涵,經歷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,在逐層遞進的活動中,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,讓孩子完整經歷了從操作—表象—抽象的模型建構過程。董文娟老師的課堂教學扎實有效,在操作中明晰每排個數、排數、總個數和長方形長、寬、面積的關系,層層遞進,步步抽象,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。丁林老師的三個教學活動流暢清晰,環環相扣,重點讓學生理解“為什么”,引導學生對長方形面積含義的理解從膚淺走向深入。
5月9日第三節課,全校數學老師圍繞本次活動的研討主題:“經歷動手操作,構建數學模型”展開研討。在兩位老師簡單陳述教學思路后,崔燕、孫艷、涂子華、劉璇、李梅主任、程金鳳校長做了積極的發言,認為兩位青年教師能夠把握面積的本質——度量進行活動設計,各環節環環相扣,學生思維逐步提升。同時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,希望兩位教師對于教材的寬度把握可適時擴展,拓寬學生的知識面。
最后,邱主任對本次活動作出指導和總結。她指出,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經歷直觀操作—空間想象----合情推理-----語言外化的漸進過程,這樣才能上出有數學味道的課。同時,希望每一位年青老師抓住每一次上課、學習的機會,多學、多思,盡快成長起來。